×
TOP
当前位置:首页 > 北清发展研究院
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及教学建议――康杰
2009-03-26 3773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 
 
 
    一、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内容及特点
    研究近几年昆明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会发现与前些年相比较, 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题型、题量上基本稳定,没有大的变动,试卷分为四个板块:一积累与运用。包括书写、语音、汉字、词、短语和句子、病句修改、古诗文背诵。二是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包括诗歌赏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三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四是写作。命题内容已实现了由考查知识到检测能力的全面转变。呈现出六项突出的特点:①体现课改理念,指引课改方向;②弘扬民俗风情,突出地方特色;③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生活;④重视人文关怀,走进名著经典; ⑤注重学生自主评价,张扬学生个性;⑥题目呈现方式活泼,亲切自然。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鲜明,同时试题的区域性特色不断增强。所以,进人总复习阶段,我们要想提高复习的效率,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课堂复习容量要大、频率要快
    二、2009年昆明市中考命题走向分析
    2009年昆明市中考命题趋势:将更加重视考查:(1)语言知识的积累(2)口语交际和综合性题型(3)学生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及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作文主要趋向:话题作文将进一步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进一步强化。二选一的作文命题形式仍将是主流,这给考生带来更大的选择空间。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是作文的主要话题。在教学中也要关注全国08卷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1、 密切关注世界优秀文化和科技文化动态 2、 努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髓 3、 地方区域文化韵味愈来愈浓 4、 时尚文化元素有所体现 5、卷面开始注重人文关怀
    三、具体复习内容和方法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
    语言的运用主要是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包括仿句、续句、提取语言信息、概括材料中心等。常见题型有句式仿写型、语段改错型、理解概括型等。
做题指导
句式仿写
    1、  认真发现例句,理解其主要意思,发现句中重要的词语及其相互关系。2、  仿写句的句式结构、修辞运用(如比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要与例句保持一致。3、  仿写句与例句在内容上保持一致。上下句语意要连贯,话题要统一。
语段修改
    影响句子正误的因素有3个:①从语法方面看,是否有语法结构问题;②从逻辑方面看,是否合乎事理;③从色彩方面看,是否合乎语言习惯。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不合逻辑、重复累赘等。掌握辨别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句子,辨别病句的方法往往不同,如通过“压缩句子,提取主干”法,可辨别句子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对于介词当头的句子,常有主语残缺的语病。而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有:增、删、调、换等方法。修改的一般原则:定要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动。答题步骤:①细读所给句段,整体感知大意。②针对句意和句式,选用辨识方法。③对照病句类型,作出错因判断。④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理解概括
    拟写标题。语句必须简短、精炼;可采用“陈述对象+陈述内容”(如:人物+事件)的句式。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包括主要信息的提取)。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图表题。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概括或说明画面内容;给画面拟标题;揭示漫画的寓意;写出感想或启示;分析表格内容潜在的信息,揭示规律性的东西。读图时,要看全(图、文)看懂画面,应着力探求画面的深层含义(即“画中话”);还要借助联想,探求喻义,比较综合、分析图画的整体意义。读表格时应当分析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得出一个有价值的结论。口语交际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 1、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2、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3、语气必须符合身份;4、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凡有字数要求的均要求学生打草稿,斟酌语句,确定字数后,再写答案。
具体操作
    在理论知识都已讲解清楚,学生都已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可安排这样几个专题:句式仿写、语段修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包括主要信息的提取)、新闻体裁(拟标题、补导语、一句话新闻的概写)、图表题、名著题、综合性学习题等。
    下面以“句式仿写”类题目为例,简要说说实施步骤。
    首先:精选四道题目,准备上课。其次:例题选好后,再按下面四步复习。第一步:“导”。老师从理论上进行讲解,指导学生答题。分析例题1。第二步:“帮”。学生互相讨论例题2。运用已知的理论知识,练习答题的方法,并组织语言写出答案。这是对第一步的巩固。老师也参与讨论,及时发现问题,改正不足。第三步:“带”。学生独立完成例题3。之后再分别请水平教高的同学告诉大家他做这题的思路、方法及答案,老师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第四步:“练”。巩固训练,学生再独立完成几道类似的题目。找出与前面例句相同的地方及不同的地方,灵活地答题。再次: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反复训练,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开放性新题型 仿句,广告,对联,图案、图表说明,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你对社会公益问题:热点问题的看法,古诗词鉴赏与当今社会问题的结合等题型均应在考前刻意搜求、强化训练。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二)、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默写
    我市近年来命题形式及特点:
    1、采用填写上、下句的方式考查对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属于理解性默写,提示篇名及内容要点,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填空。(前几年此类题型占主流)3、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某一方面内容的古诗文的积累。4、运用型试题。设置一定的情境,根据情景填写古诗文;2008年增加了更为灵活的运用题型(运用上古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
    根据近几年试题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和大纲的要求,我们对2009年古诗文积累运用考查的走向作以下预测与分析:
  随着新课标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重视和强调,中考试题也会更加突出对背诵默写的考查。考查的范围仍以大纲和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为主(主要是古诗文内容,现代诗文内容一直没有考过)。古诗文积累的考查将会更加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和领悟为主,将逐步加大鉴赏和运用的分量,并继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客观性试题将会逐渐减少,主观性试题将会不断增加。
试题形式上仍会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考查对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这种纯粹识记型的默写题将会越来越少。2.理解型。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3.开放型。只是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考生答题的空间是很广阔的。4.运用型。①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②08年对古诗文的运用题型又有所创新,增加了运用所学过的古诗词写一段完整的话,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拓展了学生知识面。预计2009年仍会出现此类题型,且难度会稍有加大。后三种题型将会成为今后古诗文记诵积累的主要考查形式。
    复习内容及步骤
    第一步:先给学生划定考试的范围,并要求学生反复诵记。第二步:勾画出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包括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要求学生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第三步:在背熟这些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这便要求学生一句一句看清楚,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   第四步:让学生熟悉中考的常见题型,明了复习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中考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①根据提供的上文或下文,填写相应的下文或上文。②有明确的提示,要求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填写所要考查的内容。③设定具体语境,要求在理解、推断的基础上填写所要考查的内容,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并运用古代诗文中那些在现代生活的特定环境中仍具有相当活力的名言名句。④设定一个较大的内容范围,要求填写符合题意的古诗文名言名句。第五步:按上面四类中考题型,印发四套整理好的复习卷。尤其是第四类,应帮助学生归类整理诸如描写山水景色、战争残酷、爱好和平、悠闲自得的心境、自然环境、友情等方面的句子,以方便记忆。第六步:反复练习,定期检查,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 , 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做中考仿真题。
    具体操作及时间安排
    古诗文默写部分复习时不用课堂上的时间,全部利用早读和夕会。4月份前,重点指导学生背诵,即完成前三步。4月份开始,每节早读课还要拿出10分钟来做一份默写练习。老师事先用小黑板抄好8道题目,12空默写,出6分的死记硬背的上下对句题,4分的理解性的默写题,2分的开放性默写题。让学生按顺序直接默这12空句子。出题时,应考虑到所有要求背诵默写的内容要全部出现,名篇名句要反复出现。这种练习可一直持续到中考前。
     (三)、文言文阅读
    《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中考A卷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另外,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近几年我市文言文考题题型基本分为以下几类(1)文学知识(作家作品)(2)背诵默写(3)重点实词解释(4)重点句子翻译(5)对文意的理解(6)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把握(7)对人物形象的理解(8)开放性试题 
    根据以上分析,今年文言文的备考策略是:
    (1)加强重点实词及重点语句的翻译练习。
    (2)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重点培养理解和领悟能力。对文言词句和基本内容,重在理解和领悟,要结合语境练习,归纳特点。
    (3)适当关注开放性试题,这是发展的一个方向,并应加以适当练习,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4)近三年没有考过的篇目应作为重点复习内容。
    复习步骤
    第一步:首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整理一些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这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  其次,整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二是掌握扎实,记忆深刻。  
    第二步:分项训练。按词句理解(包括词语解释、朗读停顿、句子翻译等)、要点概括、文意把握、阅读感受等方面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
    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掌握,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要结合模拟考试等,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
    具体操作
    A 古诗阅读 
    第一步:告诉学生做题思路 ①、先看标题、作者,大致理解、揣测一下诗词的内容走向,熟知的作者可联想一下他的作品风格,这对理解诗词作品多少会有一些帮助。②、初读诗句,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内容。③、看题目。从题干上寻找内容提示,以帮助透彻理解。④、细读诗句,一句句理解意思。⑤、运用答题技巧解答练习,尽可能使答案趋于完美。第二步:老师精讲一诗――学生练习(可互相讨论)――老师检查第三步:老师精讲一词――学生练习(可互相讨论)――老师检查”第四步:学生练――学生讲(做题的思路,怎样理解、怎样组织答案)――学生讨论补充――老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第五步: 反复练习
    B  古文阅读
具体操作:复习文言文时,可先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词义等类别列表归类掌握。再重点抓两类题型。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不要拘泥于原文结构,可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拿来一篇从未阅读过的短文,先不要慌,先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翻译出来,而翻译不了的词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大致写的内容应该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第二遍再仔细阅读,这回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遇到熟悉的实词可以好好想一想在哪篇文章中学过,遇到一词多义的实词可以比较一下用哪一个意思在此处最恰当。读完后如还有看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要上下句联系,推测它的大致意思。读完第二遍后,就可以做习题了,最难的容易失分的习题莫过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挖掘短文的寓意或主旨,同学应注意要将文中的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加以概括引申,进而扩展到“告诉人们做事要怎样,不要怎样。”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相关知识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的评价与考查的主要要求如下: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2、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3、略读、浏览的评价。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4、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第一,在考点安排上,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下面内容将在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得到体现:
    1、考生要能够区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4、阅读议论文,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    断。
    5、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从精读的角度而言,将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将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五大方面的表现。
    7、从略读、浏览的角度而言,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8、就阅读的个性化而言,将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将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考查。
    第二,在试题设置上,我们应关注这样一些内容:
    1、各地试题将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五大方面的内容。
    2、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所以,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将有可能呈增多的趋势。
    3、绝大多数的现代文阅读题都将以填写、简答、阐释等主观题型出现。
    4、大多数阅读材料的阅读题都会有评价作品、谈论启示、探讨疑难、自由赏析、联想迁移、提出设杨、表达创意等等方面的无标准答案的开放的试题。
    5、一些创新的、考察学生阅读能力与学习方法的题目将会出现。
    预测2009年阅读试题会有如下变化:1、放射状的特点愈加明显;2、考查学生阅读积累的试题增多;3、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增多;4、评说类试题增多;5、赏析类试题增多;6、文体知识淡化,侧重理解与表达。
    科学的复习思路是:先进行单项的复习,再进行文体的、综合的复习。单项的复习就是从“通用的阅读能力”的角度,对阅读能力的基本点进行一个一个的覆盖,它们包括体裁辨识、结构分析、要点概括、词句品味、文段分析、手法理解、内容解说、联想迁移、自由欣赏、发表见解等基本点。要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然后进行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小说阅读、寓言故事阅读和淡化文体阅读的复习。从实战意义上讲,基本点复习到位了,考生就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几乎所有的材料阅读。可惜在实际教学之中,很少有像这样科学地精致地进行复习的。可以说,谁运用了分层复习的策略,谁就充实了自己化解难点的力量。优化复习思路,就是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比较科学地安排阅读复习的过程与内容“单项复习”中“八大基本能力”的训练要点。
    1、基础辨识能力:文体阅读的基本识别能力。如辨识各种文体、各种表达方式;如辨识新闻的要素,记叙的要素,叙述的顺序,说明的各种方式,论证的各种方法;又如辨识小说的要素,辨识小说、散文中的各种描写等等。
    2、基本分析能力:即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路的能力,对文章、文段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划分的能力。如分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导的结构;分析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析文中某个部分的层次,分析文中某个段落的层次等等;根据或抓住文中的语言标志分析文章的结构等。
    3、整体把握能力:即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等等。还应该有文段的各个方面内容的整体把握。
    4、概括提炼能力(含撷取信息能力):即对文章、文段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概括,对文章的写法进行概括的能力。如对文章、文段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对文中某种表达规律的概括等等。
    5、阐释解说能力:如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说明,进行解说,进行解释,进行下定义、划表格、作图形的活动等等。细节化的内容,如对文章的含义、对文段的含义、对文句的含义进行说明,对答题和理由进行说明等等。
    6、语言品味能力:即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读能力,也就是品味词义、揣摩句子、品析重要句段。含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句义、品味词与句的表达作用,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等等。
    7、手法欣赏能力:即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含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如线索,如表现手法中的正面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悬念释念以及文章美点赏析,又如语言赏析、手法理解、自由赏析、体味文章内涵,欣赏文章美点,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
    8、感受评价能力: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如评价文中的人物;如从文中内容出发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如探究文章难点;如结合文中内容提出看法与建议;如就文中内容展开想象;如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自由欣赏、发表见解……
    阅读训练的策略
    (1)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 , 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有的人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2)让学生熟悉阅读题题型,明了各种题型的一般答法。现代文阅读考查具体包括词句理解(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重要语句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要点概括(概括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意把握、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内容。以探究性、开放式的问题为主。帮学生整理好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懂答题方法、搞不清答题方向的问题。(印发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学生人手一份)
    (3)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激发潜能。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阅读材料要精选,试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 “准确 ”。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具体操作: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应精心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来训练。文段的考查一般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这时,就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是: “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是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的。还要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尽管语文考试的命题重心越来越偏向于主观题型,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但开放性试题同时具有开放性和限制性,其中限制性是评卷工作科学、客观、公正的基本保证,体现着升学考试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因此学生在答题时,要格外注意语言表达的基本规范、原则,把握好分寸,切忌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附现代文阅读部分部分知识点。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辨析)
    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排比(增强气势)、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反复(强调,感染力强)、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用、对比(突出特点,使鲜明)
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形象生动、清新优美、富有感染力、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委婉含蓄、准确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结合文体、语境、修辞和具体语句选用分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知识不如教方法。具体到各种文体:比如记叙类阅读中的欣赏分析题,①修辞的角度赏析,技巧:修辞方法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表达的感情。因此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要熟记于心。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赏析(动词、形容词)③选择景物描写的句子赏析。技巧: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暗示中心等。从这几各方面分析,再结合语段的内容,就可以。……又如说明文阅读中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其技巧是: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语境;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技巧是: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使说明语言准确。再如议论文阅读中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会学生答题的技巧,都是学生的得分点。
    说明文阅读
   中考说明文阅读,目前主要是对科技说明文的考查,根据新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这些题目将会更多地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出现。开放性试题的增加,将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发展方向。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惟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5.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6.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9.针对文章的某个方面或某段内容,自己设计题目并做出回答。
    我市说明文阅读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
    1、近年来说明文阅读材料都来自课外,选材侧重于最新科技成果、自然生态、人类环境等方面的科技类文章。
    2、题型上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阅读试题一般为6-7道小题。
    3、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4、说明文阅读的相关技法的考查仍占一定比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都是必考内容。由此可见,说明方法的考查不再停留在只知道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还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5、考查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取重要知识信息的能力。
    6、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关注最新科技动态,更加注重让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说明文阅读中有如下一些难点:
    1、对陌生的科技内容进行阐释。它要求考生反复浏览文章,在文章中找到与文中介绍的科技内容有关的一些铺垫性的材料,作为阐释的依据。
    2、对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再表达”。即从语言运用与说明方法运用的角度,根据语言材料给事物“下定义”。它要求考生对所见语言材料进行提炼与组合,简洁而顺畅地进行表述。
    3、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这是讲述道理的简答题,如要求写出文段的结构简图,并说明这样划分的理由等等。这样的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体知识作为基础,判断准确,解说清晰而又简明。
    4、阅读图形,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或者根据文章某些内容设计表格。这样的题将试题上升到让考生关注“学习方法”的地位,它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受到这方面的良好训练,因为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就存在着大量的表格题。
    5、对文章的某种表达技巧、某种表达特点进行品味,或者要求对文中的语言进行品味。这种题目表现出一种淡化文体的味道,要求考生有一定的阅读品析能力。
    6、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或以学生的生活积淀为背景设题,如让考生说看法、提建议、说创意、拿方案、作补充等。这样的题是说明文阅读中最难的题之一,它表现出一种“大语文”的风格,表现出一种正确的改革方向。
    根据说明文阅读试题的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对说明文阅读与考查的要求,我们对2009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查的走向作以下预测与分析
    1、对文章解读能力的考查,仍将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科学术语、科学概念,能对其含义做出正确解释;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能够具体解释;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能对其作用阐释清楚。(2)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找出段落或全文的中心句,对其在段落或全文的地位、作用做出阐述。(3)正确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能够把握文章的大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对事物的特点进行
阐述;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文意,给文章增加标题。
    2、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技法,仍将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1)说明顺序。准确理解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能够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排列句序。(2)说明层次。熟练划分不同类型段落的说明层次;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将抽出的句子能够还原到文章中去,并说明理由。(3)说明结构。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过渡句段、照应句段、总括句段的作用;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4)说明方法。能够快速判断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5)说明语言。对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纳概括;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注重培养考生的科学素养,将是说明文考查的一个亮点。
    2009年说明文阅读的备考策略是:
    第一,立足能力技法试题,做到稳拿基本分数。对于说明文基本解读能力和说明技法的考查,复习时要注意归纳规律,增强理解分析能力,真正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能力。
    第二,关注科学素养试题,争取拿到发展分数。对于这些开放性试题,复习时关键要拓展思维空间,克服思维定势,注重思维创新,发表独到见解,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三、关注科技类文章,关于宇宙飞船的知识,关于电脑网络的知识,关于环保的话题等类文章应多加训练。
议论文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生阅读议论文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这是对教学的要求,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近几年我市议论文阅读命题特点如下:
    1、选文内容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侧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
    2、侧重考察学生对选文的整体感知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要内容、主要观点的理解把握。
    3、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层次的分析能力及议论文的阅读写作技法的掌握。(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论证的特点是什么,某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此类考题出现概率非常高)
    4、阅读试题一般为5个小题。题型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开放性试题分量增加。例如给选文补充道理或事实论据。尤其是连续几年出现了按原文句型补写仿写句子的题型。
  根据议论文阅读试题的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对议论文阅读与考查的要求,我们对2009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的走向作以下预测与分析:
    1、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仍将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仍会考察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提炼能力。
    2、论证方法的考察将比以前更灵活,不会单独只问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会重点考察论证的特点及作用。
    3、考察文中某一段落或词语在结构和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体会认识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
    4、开放性试题的增加将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如: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给选文补充道理或事实论据。或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补写相关内容。
    2009年议论文阅读的备考策略是:
    第一,抓住议论文文体特点,立足能力技法试题的训练。复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增强理解分析能力,真正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怎样概括提炼中心论点,准确找出论据,正确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注意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善于抓住各段中心句,善于把握过渡性语句及段落等)
    第二,关注开放性试题。对于这些开放性试题,复习时要拓展思维空间,注重捕捉信息,注重平时积累,多积累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能根据
    原文观点发表独到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典型事例,收集相关事实论据。
    第三,多关注时代感强的文章,例如廉政建设问题,农民工问题,就业升学问题、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等。
    记叙文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有:“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判;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年来我市选文及命题方向与特点
    1、近年选文均选自课外。选文为散文,写人记事类文章。选文内容思想性很强,注重丰富的人文内涵,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综观近三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在选材上都在向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方面靠拢。
    2、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字词书写及拼音为每年必考内容。
    3、注重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以及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把握。既考察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有创意的回答此类问题。
    4、考察学生对文中词语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5、让学生理解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6、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
    7、开放性试题  
    200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走向预测与分析
    1、选文仍应该突出思想性、人文性、时效性、教育性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考察的都是写人记事类文章,今年的选文是否会在文体上有所变动值得考虑。
    2、字词书写注音等基础知识的考察题仍会出现。
    3、结合语境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及作用。(如:景物描写的作用、对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作用)
    4、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领会和把握。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5、散文类文章可能会考查相关的写作手法及作用。(例如: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
    6、写人记事类文章仍会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
    7、修辞类试题可能会由过去考查修辞格的掌握变为考查运用修辞的能力水平。如近年来常见的依据语境仿写、续写、补写等形式的题目,很多均是从表达的角度考查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
    8、开放性试题仍会出现。(包括仿写句子,结合文章中心给文章补写有创意的结尾等类试题)开放题增加是一个趋势。《大纲》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答案不惟一、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阅读感悟的开放型试题会增加。
    备考策略及教学建议
    第一、对字词的理解仍然是每年考试的重点,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仍要从基础抓起,汉语知识的教学不能荒废、字词的书写、理解仍然要重视。
    第二、回归课本,实现能力迁移。适当加大课外阅读量,注意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教师要精选文章,精选试题,切不可粗制滥造,误入题海。
    第三、注重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章阅读技巧的指导,引领学生总结归纳,寻找规律。
    第四、教师可动员学生从近期报刊杂志中收集美文,根据记叙文阅读考查要求及近几年我省考试方向,自己命题。
    写作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2)、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准。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可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张贴中考作文评改标准)
    (3)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 。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 ( 有的还有材料 ) 的内容 , 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得与失的,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 , 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 , 怎样开拓思路 , 怎样精选材料 , 怎样构思谋篇的 , 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情感独特的。
    (4)、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学生容易有针对性地调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素养,从而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记叙文是初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体,应放在首位。
    (5)重视培养学生的文体感,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告诉学生文章是有体裁的,虽说现在作文要求“文体不限” 但不是说文章不要文体。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我们主张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应当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
    (6)、要授之以法,加强学生考前作文的强化训练。针对中考作文的这一特定的时限和篇幅要求,作文复习要力求多搞一些模拟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临场时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地写出优秀的作文。
    备考策略:
    1、关注时事,捕捉时代感强的话题及相关材料。尤其是与中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
    2、加强写作指导。(1)强调表达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实体验。(2)训练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3)让学生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正确使用标点,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在后期复习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做单项专题训练。如:训练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给文章拟标题,拟写作提纲等。
    4、加强同年级的合作与交流,把各班的优秀作文打印出来,分发给各班同学共享。
    具体操作
    (1)在复习时要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在基础得分(综合考虑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评分)的基础上可以加书写分、创新分,然后再减去错别字、标点、少题目等扣的分。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无形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作文得分。 
    (2)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实战演习。从作文的基本思路做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严格程序,限定时间(一般在50分钟左右)。让学生在具体写作中看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3)注意发挥优势。要求考生全面分析,认真比较,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去写,争取尽可能地多得分。 
    (4)注意积累信息、素材。作文要开掘源头活水 。在最后阶段要建议学生多读书看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在写作中,还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当然,加强基本功诸如书写、卷面、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训练也很重要。
    1、上好作文专题复习课。 一星期上一节作文课,着重讲一个主题,学生再依照所讲重点,按要求写一篇作文。共安排十个专题,精选十道好作文题。专题一:全命题作文的写作――如何审题、立意。专题二: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怎样选材、剪裁。专题三:材料作文的写作――怎样分析材料、拟写标题。专题四:话题作文的写作――怎样选择写作角度、安排文章结构。专题五:换个角度思考――怎样写出独特新颖的好文章。专题六:作文形式创新训练――小标题结构法。专题七: 敞开心扉,情泻笔端――怎样写出真情实感。专题八:综合表达,形象感人――怎样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专题九:准确把握,快速构思――怎样拟写作文提纲 。专题十:考试作文得高分的技巧――让你的作文有个亮丽的“包装”  
    四、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反映出一些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答题时依然存在“最基本、最基础的要求”反而失分严重,如:识字写字、改错别字(病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文言虚实词、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等方面失分严重。
    2、答题当中反映出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能力、方法培养不够,背诵默写检查督促不到位,导致失分严重。如:学生对文本材料的理解不认真、不到位;学生审题不仔细、不准确,一些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抓不住要点。
    3、答题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提供的文本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较差,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是由于阅读方法的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所至。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内容及知识讲解过多,而让学生思考、实践的训练不够。
    4、作文教学中从写作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要求不够,优秀作文(47分以上作文)太少,二类和三类作文居多,此现象与评分时作文评改尺度稍松也有关系。
    改进措施
    1、教学中教师要精讲精练,练习要精选精练,并注重调动学习动口、动脑、动手自己思考、归纳,敢于并善于质疑。
    2、注重学法指导及对学生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的训练培养。
    3、指导学生加强课后的学习、整理和运用过程,要能学以致用,并加强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巩固训练。
    4、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训练指导,阅读时在写阅读感受、思想深度上下功夫,作文训练注意限时作文、写、品、改的结合,加强应用文写作的训练。
    五、2008年中考阅卷启示 
    从08年昆明市中考试题和考生的答题情况中,不难看出今后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1、要更新教学理念,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法的指导者、促进者,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要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一定要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2、要拓宽知识视野,增强自觉主动的阅读意识。语文教学承载的任务很重很广: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积累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创新的意识,等等。语文教学的这些任务,说明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凭课堂内和课本内容远远承担不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写作中名言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说明了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还不够重视多方面的积累。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向课外要时间,扩大阅读面,拓展知识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同时,教师本人也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储备能指导学生阅读的资本,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要重视基础知识,加强扎实有效的技能训练。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关注的一个话题,两者必须并重齐抓。中考试卷答题情况就足以证明:知识与能力同样重要,抓“双基”是一项务实工程,只有务实,才能创新。例如写作,最突出的现状是多数学生作文是基本功不扎实,缺乏起码的“规范”,连最简单的书信格式都还不知晓,连运用语言要“得体”这一起码要求都还做不到。所以全体语文教师一定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投身课改,正确认识很大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不佳的现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帮助学生打实基础,提升能力。在课内,要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从小处、从底处入手,进行科学有序的扎实训练,少一些只给一个题目的大作文,多一些有针对性的小作文等片段练习,精心指导,重视过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应有的写作方法。在课外,教师要鼓励带领学生深入生活,积极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社会、关注大自然,使他们多一些实践机会,多一些生活积累,同时要大力提倡用写日记、周记或随笔,以此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言行,记录自己的人生轨迹,来表达对人对事的态度,描绘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鼓励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学做真人。